首页台企联概况台企联动态新闻中心经贸交流政策法规各地台协会员风采台企联通讯通知公告专题视频图片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政策法规-投资贸易
 
承接产业转移第一城 赣州靠什么争夺“落地权”?
 
 
  来源: 赣南日报      日期: 2008-09-11 10:58

    投资是种选择;投资在于取舍;投资为了效益。沿海地区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其内在动力是经济发展规律。但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哪个地方的环境适宜,投资商就飞到哪里。中部地区幅员辽阔,区位优势都是相对的,资源优势各有千秋,劳动力成本相差无几,优惠政策被套紧了“笼头”,于是,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么一个问题——

赣州:靠什么争夺产业转移“落地权”?

○记者罗亦华  李伟明  胡瑞谊/文   记者郭智勇  何敏  刘凯/图

  “当前,赣州正面临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最好时机。”市商务局局长罗宗祺8月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赣州应紧紧抓住当前的发展时机,进一步加快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在他看来,赣州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与周边地区相比具有综合性优势,其中既有区位、资源、人力、载体优势,在政策方面也是可圈可点。

  区位:第一站·桥头堡·四省通衢

    客商感言:“赣州的区位优势很好,交通便利。广东离赣州很近,高速公路很便利,从深圳开车到赣州,只要4个小时就到了,一天内可以来回。几年前,我就想来赣州投资,但由于交通等原因,一直下不了决心。后来,随着交通等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我投资600万美元创办了龙南美健玩具公司。”  ——龙南美健玩具公司董事长、港商韩盛潮

    优势分析:我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辐射区域,邻近港澳,是东南沿海地区通往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中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上近年来我市大开放主战略的实施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大力推进,吸引了东部及珠三角地区一些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我市,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效应,在产业方面更容易和珠三角地区、闽东南三角区形成对接。

    赣州具有“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区位优势,是商务部提出的“万商西进”工程的“桥头堡”,交通网络优势突出。境内有京九铁路、赣龙铁路、赣粤高速公路、南昌至厦门的一级公路和105、206、319、323四条国道。赣州连接粤闽港澳的通道更加畅通,目前赣州到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地的车程均只需3至4个小时,到香港的车程也只需4至5个小时。

    赣州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中心城区现在拥有50多万人口,建成区超过50平方公里。到2015年,赣州中心城区将达到100平方公里和100万人口,成为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交通运输便捷、产业经济集聚、辐射带动力强、最适合人们居住和创业发展的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这些都将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资源:绿色宝库·世界钨都·稀土王国

   客商感言:“赣州农林资源丰富,是全国得天独厚的脐橙、柑桔生产基地。同时还是中国蜜桔、甜柚、蜜梨、板鸭、灰鹅、草菇、白莲、毛竹、瑞香之乡,发展农林产品的深加工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到这里投资发展,原材料丰富,有利于降低商务成本。”——瑞丰果业总经理方创宏

    优势分析:与珠三角相比,赣州资源具有明显优势,开发潜力巨大。赣州农林资源丰富,是南方18个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4.2%,负氧离子含量高,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有“生态王国”、“绿色宝库”之美称;赣州旅游资源多姿多彩,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9个、文物保护单位54处、森林公园7个。赣州中心城区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宋代建筑,被誉为“宋代历史博物馆”,大余梅关古驿道被誉为“水上丝绸之路”,安远三百山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源头。

    赣州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达99种,已勘查探明的有64种,其中黑钨储量全国第一,稀土储量全国第二,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之美誉。另外,铅锌、萤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品位高、价值大,发展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和新材料工业的优势十分明显。钨、稀土、氟盐化工、脐橙等产业群已经基本形成,其产业延伸发展有很广的空间。为鼓励这些产业发展,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将加快促进相关配套产业的形成。

    政策:开发成本补贴·零收费·保姆式服务

    客商感言:“最重要的是当地的软环境。政府对我们企业特别重视,优惠政策体现在多个方面,做不好对不起当地政府、百姓。作为招商引资企业,赣州的政府部门长期有人在为我们服务,在广东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勤业工业(龙南)有限公司副厂长赖增浓

    优势分析:为把赣州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第一城”,日前,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推出了系列强有力的招商优惠政策,以强化承接载体与平台建设,优化发展环境,降低商务成本,营造竞争优势。同时,我市制定了产业指导政策,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先后出台了《赣州市鼓励投资实现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意见》和《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决定》等文件。

    据了解,为加强我市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将建立工业用地开发成本补贴机制。同时,各县(市、区)政府每年从房地产经营性用地项目的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按不少于20%的比例安排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收益全部用于园区建设。在确保转移企业用地需求上,积极争取使用省级重大项目用地计划指标,积极争取香港产业园和台湾工业园整体进入全省重点调度项目,以园区为单位争取省政府集中供地。

    另外,鼓励多形式多渠道资金投资兴建工业标准厂房。为降低商务成本,增强投资吸引力,我市从货物运输、用地需求、水电价格、社会保险等方面推出了前所未有的优惠。

    为切实减轻园区内企业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负担,省以上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收费标准的下限执行,市及市以下实行“零收费”,服务性收费按低于标准的50%收取。同时为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在缴费基数、参保费率和缴费方式上提供了优惠,确保企业缴交社保费用整体低于周边地市10%以上。

    我市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产业发展优势政策,具有比照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我市被列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去年海关总署44号文件规定,对东部地区转移到中部地区的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实行保证金台账“空转”管理,前不久海关总署又颁发了53号文件,进一步规定:在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允许其办理加工贸易不作价设备结转手续。江西省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入赣A类管理新企业,实行同等A类管理,首次备案加工,免收其风险保证金。

    我市各地对招商引资非常重视,除了做好硬环境的建设以外,还着力抓了软环境的建设,在江西率先设立了安商服务机构,为客商提供“保姆式”服务。同时,进一步深化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审批和许可事项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营造了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



赣州铁路东站货场在进行铁海联运集装箱卸车作业。

  商务成本:水电·土地·劳动力·口岸·物流

    客商感言:“去年以来,珠三角城市营商环境由于国内与海外多项因素影响而出现重大变化。今年4月,我们先后对广东的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市进行了商务成本专项调研,发现由于劳动合同法实施、人民币升值、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短缺、水电供应紧张,包括原辅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所得税上调、出口退税下降等,使珠三角城市外商投资企业(除运输成本外)均高于赣州。”——瑞金市红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德钦

    优势分析:商务成本的优势吸引着沿海转移企业次第迁来。赣州水电资源充足,价格较低。常年每天24小时不停电不限电,工业电价每度在0.55元至0.76元之间,大工业电价只需0.55元左右;生活用水每吨0.8元至0.9元,工业用水每吨只需1.2元。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全市870万人口中,有劳动力400多万,常年在外务工的有200多万,一般劳动力价格每月不到1000元;有10所大中专院校,每年能为社会企业培养输送3万多名各类人才。

  综合营运成本整体上更是存在比较优势。以年用电量300万KWH,用工1000人,货柜1200个的企业为例,赣州市综合营运成本比珠三角地区平均每年低500万元左右。在水费、电费、厂房租金、土地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劳动力工资具有明显优势,仅劳动力工资的节省达675.7万元。

    赣州对外开放环境也大大改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获得国务院批准,国家级钨、稀土新材料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申报成功。对外开放的平台健全,口岸和物流体系较为完善。赣州海关、国检、商务、外汇管理机构健全,建有设施完善的公共保税仓及进出口货物查验场、物流中心,开通了赣州—厦门、深圳的铁海联运,南昌—深圳“五定班列”在赣州设有停靠站。赣州铁路东站国际集装箱货场正在建设中,“大通关”的环境基本形成。为了缩短赣粤两地的时空距离,赣州一面加紧空港建设与航线开通,一面加入粤港澳快速通关系统。进出口货物平均通关时间由上一年的近9个小时减少到现在的4个小时。通关费用由300多元降低到2元,争取开通了到深圳的“铁海联运”集装箱班列和运价下浮政策,使进出口企业的运输成本降低40%。

  载体建设: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开发区·香港产业园·产业集群

    客商感言:“建设香港产业园是适应发展经济的要求。第一,符合国家的政策,为珠三角企业转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第二,为香港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新意思(江西)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永坚

    优势分析:去年,赣州全面启动了赣粤产业走廊建设,与香港商务和经济发展局合作开发建设的香港产业园取得实质性进展,5月9日已签订了合作协议。

   我市围绕发展用地不足、空间不够、承载能力不强的问题,突出抓了园区建设。在产业布局上,打破地域空间界限,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园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建成了国家级的出口加工区。目前,正在积极争取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15个县(市、区)工业园有2个正在申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正在申报省一类工业园区,6个正在申报省二类工业园区,工业园区规模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一批四大产业集群和六大主导产业项目落户赣州,赣州的“洼地效应”正不断显现。

    投资导向明确,产业配套日益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赣州工业领域已初步形成了有色冶金及新材料、生物制药、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现代轻纺等六大支柱产业,在农业领域大力发展了以脐橙为主的果业、以生猪为主的畜禽业和花卉苗木、商品蔬菜等四大主导产业。近年来,依托赣州丰富的钨、稀土、萤石等矿产资源项目,产业进行了资源整合,引进了一批重大投资项目,产业配套功能不断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目前,我市正重点培育钨、稀土、氟盐化工和脐橙等四大优势产业集群,着力把赣州建设成为中国有影响的有色金属产业区,国际知名的钨、稀土深加工基地,中国重要的钴锡、汽车变速器生产基地和氟盐化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等,投资领域非常广阔。

  相关链接:

  中部最佳投资城市

    2007年7月,由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联合部分权威机构和主流媒体推出的中部最佳投资城市正式揭晓,赣州市以高票一举登上“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的荣誉榜,成为江西省唯一当选的城市。

  2008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

    在2008年6月底举行的2008中国(深圳)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赣州市荣膺“2008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称号。据悉,本次大会只评选了天津市和赣州市两座城市为“2008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

  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

    2008年6月15日,在广州举行的2008广东企业高峰会上,赣州捧得“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荣誉称号。这一殊荣,蕴含了广东商界对赣州市发展前景、投资环境的认可,显现出奋力前行的赣州市正以良好的投资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人居环境,日益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的热点地区。

  2008中国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2008年6月20日,在浙江义乌举行的2008浙商论坛暨浙商(创业与投资)博览会上,赣州广受瞩目,捧得“2008中国浙商最佳投资城市”荣誉称号。

 

 

 

 

 

 
编辑: 张强        查看/发表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菜园街1号中环假日酒店写字楼10层
电话:(010)83550099 传真:(010)83523828 Email:qgtql@sohu.com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版权所有

中国台湾网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