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 索:   高级检索
首页台企联概况台企联动态新闻中心经贸交流政策法规各地台协会员风采台企联通讯通知公告专题视频图片
  首页-政策法规-地方政策
 
直待凌云始道高——淮安市台资集聚高地建设情况巡礼
 
 
  来源: 淮安台办      日期: 2015-07-06 09:21

 

  淮安,襟淮水汤汤而袖吴楚之风流,怀洪泽明珠而枕运河之繁华,自古即谓“壮丽东南第一州”,这里有周恩来的童年足迹,有洪泽湖的烟波浩渺,有令人流连忘返的淮扬美食。走进淮安,您会深深地感动于她开放、包容的现代化品质,感动于她强劲有力的发展脉搏。

  万舸争流通两岸,一桥飞架连淮台。当两岸关系揭开和平发展的新篇章,淮安,作为江苏北部重要中心城市,抢抓机遇,御风而行,着力打造“南有昆山、北有淮安”台资集聚新高地,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在发展中突显台资地位,在环境中突显台湾元素,在服务中突显台商意识,努力促进淮安在推动台资产业集聚、促进台企升级转型、优化台商投资环境、深化两岸交流交往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14年,国台办批准淮安为大陆唯一“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更为淮安台资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一份份政策相继出炉,一场场交流好戏连台,一个个项目落地开花,一幅幅蓝图次第展开,淮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向前迈进!

  栽好梧桐树 引得凤来栖

  以开放引领促发展,以台资集聚促开放,是淮安打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矢志不渝的追求。2012年底,淮安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台资集聚高地建设推进大会,对台资高地集聚建设工作作出部署。2014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台资高地集聚高地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加快台资集聚由开放发展的目标上升到了战略发展的高度。《意见》提出,紧紧围绕淮台产业共赢发展实施“三大计划”,着力打造八大台资产业集群、八大淮台交流平台,升级六项“101服务”措施,力争在三年内引进台资项目1000家,总投资100亿美元。

  在加速台资产业集聚、承接台资企业转移的过程中,淮安坚持把各类园区作为主阵地,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增强园区功能配套能力,以有效提升相关产业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目前,淮安在各县(区)均设立了台湾工业园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农业科技园、盐化工特色产业基地6个国字号园区日臻完善,7个省级开发区正在迅速崛起,12个省级产业园区特色彰显。2014年11月,淮安获国台办批准为“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这个战略性高端发展平台的获得,为淮安的台资高地建设打开了新的局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汗水一分成长。自“三大计划”实施以来,台湾各大中型企业集团以及工业总会、电电公会、磐石会、工商建研会等重要行业公会、工商团体纷纷组团来淮考察访问,并与淮安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截至2014年底,淮安已累计批准台资1065家,总投资118.9亿美元,实际投资近50.7亿美元,其中大型龙头企业20多家,富士康科技集团、台玻集团、旺旺集团、明基集团、膳魔师等知名台企相继入驻。淮安全力打造的盐化工、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个千亿元级主导产业中,有三个产业的龙头均是台资企业。在淮台资投资领域与淮安主导产业的融合度也越来越高,正在从制造业向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行业拓展,投资层次正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从支柱企业到产业支柱,台企嵌入了淮安产业发展的结构与进程之中,也助推了淮安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的重大突破。

  引得活水来 灌出众渠清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台企创新发展保驾护航,淮安也作出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将推动台企创新发展作为全市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三同等一优先”政策,即台资企业在淮安设立研发中心,享受与本地高新技术企业同等优惠政策;台资企业在市内研发申请的发明专利,享受与本地企业同等的创新奖励;台企企业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生产转变,在项目申报、政策扶持、成果奖励等方面与本地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对拥有自主品牌的台资项目,优先列入市重大项目计划,并在土地供给、财政补助等方面予以倾斜。

  在这些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淮安四大主导产业中的实联化工、达方电子、旺旺等台企龙头企业积极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重点攻克了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和战略产品,促进产业向高技术、高增值环节延伸,向研发与服务两端延伸,有力地提升了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

  从2012年开始,淮安通过走访调研、“一对一”辅导、搭建框架、政策扶持等措施方法,积极推动包括台资企业在内的大中型企业设立研发机构,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台资企业已经全部成立研发(技术组织)部门,台资企业有效专利拥有量为28件,其中发明专利13件。

  在积极推动现有台资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淮安还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引进,如岛内著名新能源企业敏实集团的电动车项目已落户淮安;皇达兰花已建成十万平方米国内一流水平的高科技智能温室;台生源菌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研发水平处于国内一流;景台环保科技农业项目正在建造每日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工厂。这些高新企业的引进,对淮安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春风化喜雨 润物细无声

  以服务优化环境,以环境助推发展。淮安市始终坚持把提高台商服务水平作为优化台商投资环境、助推台资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创新思路、夯实措施,近年来更是创造性地打响了“101服务”品牌,并以一片真心、诚心、信心和决心,不断深化“101服务”内涵,丰富“101服务”实践,提升“101服务”品质,有力地提升了“101服务”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所谓“101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具体实践,其关键是解放思想,核心是转变作风,本质是服务台商台企,目的是促进台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01服务”的基本内涵是:“各项政策100%落实,送一份差别化个性化的政策设计;行政职能100%履行,送一份创新创优的履责效能;合法诉求100%满足,送一份超前超值的主动介入;服务承诺100%兑现,送一份贴心暖心的亲人感受”。经过全市上下的倾力打造,“101服务”已经逐步实现网络化、规范化、科学化、品牌化,成为政府创新的一个生动案例,更成为淮安打造台资集聚高地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践行和落实“101服务”理念,走在最前列的全市各涉台部门。淮安率先成立了全国地级市首家副处级台商服务机构——淮安市台商服务中心,该中心统筹协调涉台服务工作,与全市各涉台部门建立起对接机制,全力打造投资咨询、生产经营、权益保障、生活配套四大服务平台,完善台商座谈会、专题会办会、“101服务进台企”、主题沙龙四大服务载体,实现了台商顺心经营、舒心生活、安心发展和放心投资。在投资咨询方面,中心开通了服务热线,开办了“手机报”和微信公众平台;在生产经营方面,对台商反映的问题,1小时内与有关部门对接,8小时内答复;在权益保障方面,实行三个“第一”,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调查、第一时间送达处理结果;在生活配套方面,开辟台商子女入学、台胞办证和台商就医、驾驶证换领等多条“绿色通道”。据不完全统计,市台商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共完成涉台各类服务近300件,处理台商维权案件20多起,为台商挽回经济损失2亿多元。今年6月,市台商服务中心将搬至淮安市政务服务中心,以有效整合全市政务服务资源,打造“101服务”品牌升级版。市台商服务中心将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推行集中式服务;按照“一个帮办中心总辖,各区域协同”的联审联办模式,对台企办事流程进行全程无偿帮办;按照“系统最智能”要求全面推行“智能在线政务”,搭建一流的信息化电子平台。

  为不断优化“101服务”,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台资企业的意见》,成立服务台资企业工作领导小组,高位协调,从制度层面将服务台企台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台商座谈会和各类会办会,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制定解决方案。全市各相关部门均指定了服务台企台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各部门按照“审批项目最少、办事速度最快、服务质量最优”的要求,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许可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为4.2个工作日,为广大台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101服务”已在台商和台湾岛内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台湾·淮安周”开幕式上连用七个“好”称赞淮安。淮安市台协会长、实联化工董事长林伯实给淮安市台办送来“台商之家”的匾额。旺旺集团在给淮安市写来的感谢信中说,“淮安市台办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当地政府的素质。作为企业我们更有信心,更有理由、更有动力加快发展生产”。随着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的不断优化,淮安已连续三年被台湾电电公会评选为大陆地区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

  常牵两地心 共叙一家情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淮安始终坚持“淮台一家亲”理念,不断深化淮台交流,推动交流交往不断升温,为台资集聚高地建设涵养人脉资源。近三年,淮安赴台人数每年增加30%以上,台湾来淮人数每年增加20%以上,淮台交流交往日臻成熟、精彩纷呈,体现出“五化”的特点。

  一是政界互访常态化。为全面推进台资集聚高地建设,市委姚晓东书记、市政府曲福田市长多次率团赴台参访,举办开展“台湾·淮安周”、“淮台交流合作推进周”等活动,拜会连战、吴伯雄、宋楚瑜、江丙坤、王金平、曾永权、林中森、钱复等岛内政要,江丙坤、林丰正、洪秀柱等国民党高层也都先后来淮。2014年,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两次率团来淮访问,对淮安的投资环境给予了高度赞扬。

  二是行业交流机制化。近年来,淮安与重要企业、工商团体、行业协会开展了深层次的交流互动,先后与台湾内湖科技园、工业总会、电电公会等园区、行业公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人员培训、信息交流、产业合作等方面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三是交流领域多元化。除经贸交流外,淮安积极组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的淮台交流。在教育领域,积极组织教育系统赴台开展学术交流,做好陆生赴台工作;在文化领域,成功打造了海峡两岸“漂母杯”母爱·爱母主题散文诗歌大赛这一文化交流品牌;在卫生领域,多次邀请台湾快乐医疗团来淮考察交流,开展惠民义诊系列活动,邀请台湾知名医院院长来淮参加“院长论坛”;在体育领域,淮安成为台湾举重项目重要训练基地;在农业领域,成功举办“淮台基层乡镇对口交流”等活动,百余名台湾农业专家、企业家、协会负责人来淮,签署了12个乡镇友好合作协议。在青年交流领域,淮安积极争取国台办支持,在淮举办“两岸青年企业家特训营”,通过专题讲座、研修考察、竞技活动、交流座谈等形式,让台湾青年企业家了解淮安文化、城市魅力、发展潜力和合作空间,吸引、鼓励、支持台湾青年企业家来淮投资兴业,同时还有效整合全市相关资源,力争于年内设立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台湾青年在淮创新创业创设良好平台。

  四是台商论坛品牌化。坚持走高端化、精品化路线,连续举办九届台商论坛,邀请了连战、洪秀柱、江丙坤、林丰正、钱复等多名台湾高级政要来淮,参会台湾客商达4000多人次。台商论坛对促进淮台经贸交流、宣传推介淮安起到了重要作用,被台湾媒体评为“中国十大品牌节庆”。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给予论坛的评价是:“筑巢成功,彩凤云集,淮安论坛,‘海峡’齐名”。

  五是交流管理规范化。进一步明确赴台团组的目标任务,促使团组在台行程更加规范合理,有效提高赴台团组交流考察效果。建立赴台团组效益考核机制。赴台团组返回后,要向市台办报送赴台总结,市台办要回访赴台参访的台企和台商,跟踪调查了解团组活动的情况,对各团组的纪律执行情况、赴台考察成果作出评估。

  淮安与台湾之间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交往,使淮台两地民众增进了了解、建立了感情、凝聚了共识、增进了互信,进入了水乳交融、和谐发展的新阶段。

  结 语

  直待凌云始道高。淮安台资集聚高地的建设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江苏北部中心吸引台商投资的主平台和对台经贸合作的核心区,但登高远望,前行的道路依然漫漫修远。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540余万淮安人民将始终坚持以“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为中心,大力实施台资项目倍增、交流平台扩展和101服务升级三大计划,努力把淮安建设成为“产业合作的先行区、政府服务的示范区、台企转型升级的实验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的新兴区和台湾生活的样板区”,在这片诞生过《西游记》的神奇土地上创造出新常态下台资经济发展神话!(龚晓琴)

 

 

 

 

 

 

 

 

 

 
编辑: 包萌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A座608室
电话:(010)83550099 传真:(010)83523828 Email:qgtql@sohu.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89 工信部许可/备案号:京ICP备14002918号-2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版权所有

中国台湾网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