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 索:   高级检索
首页台企联概况台企联动态新闻中心经贸交流政策法规各地台协会员风采台企联通讯通知公告专题视频图片
  首页-新闻中心-经贸交流
 
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情况
 
 
  来源: 全国台企联      日期: 2013-06-25 10:34

 

  一、中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平潭开放开发工作

  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探索进行两岸区域合作试点”。根据若干意见,2009年7月召开的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决定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2011年3月,“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2012年9月,省政府批复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2013年2月,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交通运输部等13个国家部委为成员单位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对平潭开放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为平潭开放开发注入了强大动力。

  实验区成立以来,中央领导对平潭开放开发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其它区域的特殊政策平潭更应该有,创造独特、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胡锦涛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一个比较有利于开发、开放的机制,强调要搞好规划,在开发初期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好的发展条件。吴邦国亲临平潭视察,强调平潭开放开发是国家战略,是海西建设的战略突破口,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温家宝强调平潭开放开发是中央提出的,是中央反复考虑决定的,要单独编制一个总体发展规划,要求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允许和支持实验区实行更加灵活的政策,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加快发展。贾庆林莅临平潭考察,强调两岸以适当方式“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是一个全新的探索,是真正的先行先试,将打开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新局面。李克强在平潭考察时要求平潭要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桥头堡”,成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两岸发展的“试验田”。王岐山书记强调,平潭综合实验区因台而设,是贯彻中央对台工作方针的重要步骤,对台是平潭的最大优势。吴邦国、贾庆林、李克强、王岐山等22位中央领导和部分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以及200多位部级领导上岛考察,对平潭开发建设给予了亲切指导。30多个国家部委陆续到平潭调研,研究赋予实验区的具体政策。

  福建省委、省政府把平潭开放开发作为海西建设的战略突破口,举全省之力,超常规推进。成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实验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并赋予设区市及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多次到平潭现场办公,及时协调研究解决问题。

  二、平潭综合实验区基本情况

  平潭四面临海,由126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域总面积392.92平方公里,其中主岛海坛岛面积324.13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海域总面积6064平方公里;总人口39万。平潭具有较好的开放开发条件。

  (一)对台区位优势较为突出。平潭是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距台湾新竹仅68海里(125公里)。历史上就是东南沿海对台贸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转站,清咸丰年间被辟为福建省五个对台贸易的港口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平潭成为最早设立台轮停泊点和开展对台小额贸易的县份之一,对台渔工劳务输出量居全国县市之首。

  (二)自然资源条件较好。一是开发空间充分。主岛海坛岛可建设用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其中中部平原可建设用地约100平方公里),加上12个具备开发建设条件的小岛,可开发面积总计达255平方公里。二是岸线资源丰富。海岸线总长408公里,拥有众多避风条件良好的港湾和深水岸线资源,具备建设大中型港口条件。三是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海滨沙滩总长70公里,素有“海滨沙滩甲天下,海蚀地貌冠全球”之美誉,拥有石牌洋、海坛天神、坛南湾等8个国家一级景点,并拥有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古沉船等水下文物资源。四是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北部沿海可供开发的风能资源在100万千瓦以上。通过长期的植树造林尤其是防风固沙的沿海防护林建设,岛内近地面局部风力明显减弱,近15年观测全岛城区年平均风速4.0米/秒,较前45年平均风速减弱了约36%,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岛内水资源相对短缺但属工程性缺水,通过实施岛外引水工程,完全可以满足开发建设用水需求。

  (三)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岛内现有主导产业为海洋养殖、远洋捕捞、船舶修造和以旅游为主的商贸服务业,其中船舶修造业年修造能力超过100万吨位;海上运输总运力达900万载重吨,居全省第一。岛外产业以海上运输和隧道工程业为主,其中隧道工程业从业人员近3万人,分包的全国隧道工程年产值超300亿元。

  三、平潭开放开发的总体思路

  2010年3月,我们启动平潭综合实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国际招标,从20多家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中遴选出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及台湾等8个境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参与规划方案竞赛,其中台湾中兴工程顾问公司提出的“幸福宜居岛”方案获得一等奖。在充分吸收境内外尤其是台湾中兴工程顾问公司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总体发展规划,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审定后,于2010年7月上报国务院。在国家发改委牵头四轮向国家部委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的基础上,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根据总体规划,实验区的发展定位是:以两岸同胞为主体,以合作融合为目标,充分发挥平潭近台区位优势,实施特殊灵活的对台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凸显平潭在两岸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中的先行作用,把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区、两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宜居区、海峡西岸科学发展的先导区,成为幸福宜居、科技之城。实验区的开发原则是:生态、低碳、智慧、开放。重点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旅游业;最终目标是:打造机制先进、政策开放、文化包容、经济多元的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实验区。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兴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加快开发开放的基础条件基本完备;特色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生态环境质量及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开发开放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以平潭为节点的两岸往来快速便捷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和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走在福建前列;基本实现与台湾地区经济全面对接、文化深度交流、社会融合发展,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基本建成。

  实验区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布局是:对主岛海坛岛规划布局中心商务区、港口经贸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科技研发区、文化教育区、旅游休闲区等区域,实行“多区、多组团”推进开发建设,逐步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空间发展开发格局。中心商务区,主要包括潭城组团(现有城区)、岚城组团、竹屿组团等,重点布局发展两岸合作的高端商务、金融保险、行政办公、高尚居住及旅游服务设施,打造布局合理、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中部核心区。港口经贸区,主要包括金井湾组团、吉钓港组团和澳前组团等,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运代理、转口贸易及港口物流业,建设商贸、海产品加工及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区,位于海坛岛北部的中原组团,重点布局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建设成为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低碳科技应用示范基地。科技研发区,位于海坛岛西北部的幸福洋组团,主要发展研发设计,开展两岸产学研紧密合作,建设两岸合作的产业技术研发及应用基地;探索建立两岸合作的集智能交通、智能生活、智能建筑等为一体的智能化示范新城区。文化教育区,包括平洋组团及周边地区,规划建设两岸教育合作园区,促进大陆知名高校与台湾相关高校的紧密合作;布局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动漫游戏城,促进两岸设计、广告、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及动漫产业合作,努力建成两岸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示范基地。旅游休闲区,包括坛南湾组团及邻近岛礁,充分发挥天然海滨沙滩、海蚀地貌等独特海岛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积极发展海上运动、养生保健等旅游休闲产业,加快滨海度假酒店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建成国际知名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区。

  四、平潭开放开发进展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部委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区围绕建设“两岸同胞共同家园”的定位,按照“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总体方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超常规推进,开放开发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规划。中央对平潭的定位是建设“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围绕这一定位,我们坚持“生态、低碳、智慧、开放”的原则,邀请国际一流规划设计团队高标准编制各类规划。充分吸收三场专家座谈会的成果,围绕“麒麟驮宝、海峡明珠”的城市规划主题和“绿屏环城、内湾筑城、山海融城”的规划理念,确定了建设幸福宜居科技之城的目标,突出海洋、海岛、海湾特色,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和高度,对各类规划进行修改完善与提升。总体发展规划和总体规划已获批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上报审批,近30个专项规划各组团控制性详规及城市设计方案也基本完成,逐项付诸实施。

  二是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前三年完成投资100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00亿元,力争“十二五”完成投资2500亿元以上。硬环境方面,入岛第一通道--平潭海峡大桥和福清渔溪至平潭高速公路于2010年12月底建成通车,平潭到福州的车程从3小时缩短到80分钟,平潭海峡大桥复桥今年年底将建成通车。入岛北通道——长乐至平潭高速路、福州到平潭快速铁路及跨海公路铁路大桥即将全线开工,计划2015建成通车。岛内“一环两纵两横”等城市主干道去年底基本形成环路。澳前海峡高速客运码头投入使用,中心渔港动工建设,金井作业区2#-5#泊位2013年可建成,综合立体、高效便捷的交通格局初步形成。分等级、高标准规划建设共同管沟120多公里,推动管线全部入地。全方位统筹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岛外应急调水一期工程已建成通水,开工建设闽江北水南调工程和岛内雨洪收集系统,启动建设10万吨自来水厂,启动海水淡化项目前期工作。与此同时,供电、道路、城市立面改造、污水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发电、一级客运站、金井海堤防潮等市政配套工程建设也全面展开。软环境方面,坚持把软件建设当作硬件建设来抓,高标准规划建设大学城、协和和海坛三甲医院等一批学校、医院以及市民公园,加快建设平潭会议中心、喜来登等一批星级酒店,努力营造一流营商、就业和生活环境。生态环境方面,启动建设国际森林岛,从2010年起连续5年每年植树1000万株,已累计完成植树近5000万株,实施“三沿一环”重点生态区域植树造林3万多亩,高标准绿化环岛路、纵贯线、横贯线等新建道路50公里4500亩,全面绿化、花化、彩化平潭岛,全力打造美丽平潭。

  三是全力构筑两岸主通道。2010年8月,由实验区交通投资公司、福建国航远洋集团和台湾华冈集团共同组建福建海峡高速客运公司,从境外购进一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客滚轮“海峡号”,时速高达52节,可载客780人、小汽车260辆和1000吨货物。2011年11月30日,“海峡号”高速客轮历时2个半小时,成功直航台中。从2012年3月起实现常态化运营, 现已运送旅客16万多人次;6月份起开展货运,并实现运送货物从台湾到长三角、珠三角24小时内交货的目标,逐渐成为两岸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得到了两岸民众特别是台湾航运界、物流界的高度认可。在“海峡号”通航一周年之际即2012年11月30日,“家园号”新快船成功试航平潭至台北新航线,近期可望正式开通。我们的目标是,2013年运送旅客30-40万人次,2014年达到60-80万人次,并积极争取“台车入岛”、“台车入闽”,开辟两岸之间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主通道,使平潭成为两岸物流的中转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四是探索创新机制体制。在行政管理体制上,中编办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为正厅级机构。实验区“一办、二部、六局”组建工作基本完成,扁平化、高效率、大综合的行政管理体制初步建立。组建区传媒中心,统筹管理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并将按照“国际化标准、现代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快组建传媒集团。高标准建设“三个中心”, 自2012年6月底挂牌运行以来,行政服务中心平均审批时限缩短40%;国库支付中心当天办结率达98.5%;招标投标交易中心已完成招投标40多项。成立政策法律研究中心,依托国家社科院、中国政法大学等机构,开展涉台法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下一步,我们将朝着强区虚县的方向,整合区县工作力量,探索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推动《平潭综合实验区条例》尽快出台,并争取中央赋予特别立法权,营造公正透明、公平有序、稳定可预期的法制环境。启动实施“四个一千”人才工程,探索建立人才特区,已先后引进各类人才1407人,其中博士44人,硕士153人。在两岸合作模式上,围绕建设两岸共同家园的定位,探索“五个共同”实践,坚持“三多”,即坚持多层面、多形式、多主体对接;突出“三中”,不仅对接大财团、大企业,更注重对接台湾中下层民众、中小企业、中南部民众;力推“三放”,即探索实施“放地、放权、放利”模式。台胞上岛人数逐年增加,三年共接待台湾重要团组400多批次5000多人次。成功举办首届共同家园论坛、第十一届两岸关系研讨会、两岸沙滩文化节和台湾美食节,台湾东森电视财经频道落地,开通两岸无漫游“闽台一卡通”业务,启动两岸合作的海峡书局、职工交流中心等项目,台胞社区初具雏形,探索共同管理的具体实践,对台先行先试效应逐步显现。三年注册台资企业从4家增加到123家,投资总额超过36亿美元。面向台湾招聘管委会副主任和5名区直部门副职,已有近200名台湾专才在平潭创业就业。共同家园的基本元素不断增加,为台胞在平潭生活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在通关模式方面,以打造自由贸易港区为目标,研究制定“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新机制的具体监管方案和实施办法,高标准建设查验、监管等配套设施,力争今年能够基本具备封关条件,尽快实施“分线”管理模式。同时,我们还积极推进公共服务、投融资体制、土地管理、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探索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是大力培育高端产业。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平潭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旅游业和教育文创等产业,构建低碳、智慧、生态、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体系。动工建设企业总部基地、商务运营中心,吸引优质企业到平潭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规划建设对台小额贸易市场、台湾特色农产品市场等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软件等园区,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设立商务助理等招商制度,营造一流营商、就业和生活环境。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优惠政策的落地,将大幅度地降低企业投资的综合成本,已吸引一批投资总额超过1100亿元的优质项目落地平潭。宸鸿科技、协力科技、冠捷电子、海峡如意城、万众百源锂电池、中华电信“智慧平潭”、海坛古城、海西国际养生示范基地、华电集团等项目加快推进,华润燃气、大唐风电、中广核等项目已经落地建设,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开始在平潭集聚。

  六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国务院批复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从7个方面赋予平潭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省里成立了7个专项小组,组织力量做好政策研究的对接、服务与落实工作。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税收优惠目录近期也有望获批,其它政策的实施细则和办法正在抓紧研究细化。去年以来,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海关总署等部委先后出台配套政策,省委省政府授予52项省级审批权限和44项省级行政职权。此前,有关部委研究出台了相关特殊政策。如,国土资源部将平潭列为土地管理改革综合试点,对实验区建设用地给予单列审批;财政部决定从2010年起,每年给予实验区财力补助8亿元,6年共48亿元。省委、省政府下放了52项省级审批权限和44项行政职权,省政府省直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支持平潭发展的优惠政策。实验区也相继出台了扶持产业发展、支持台胞创业发展、鼓励台湾毕业生到平潭创业等优惠政策。

  七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把民生项目与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力争让开放开发成果惠及广大群众。2010年以来,高标准启动实施一批学校、医院、公园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在岚城、金井湾等组团内各规划建设一个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综合体学校,与省属重点医院合作建设综合性三甲医院。制定出台了征地拆迁补偿方案,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启动建设8个安置小区,力争做到和谐征迁、妥善安置。同时,在全省率先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农村医疗保险从150元提高到380元,建立农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80元,并将全区未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60周岁以上的城镇居民纳入保险,两项标准均为全省最高。

 

 

 

 

 

 

 

 

 
编辑: 包萌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A座608室
电话:(010)83550099 传真:(010)83523828 Email:qgtql@sohu.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89 工信部许可/备案号:京ICP备14002918号-2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版权所有

中国台湾网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