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1-12日,我会组织部分在津青年台胞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滕州市考察。市台办副局级巡视员吴荣华、耿筠,协调处处长、我会秘书长陈建萍等出席;我会荣誉会长丁鲲华,监事长罗文德,副会长陈贤民,台青会会长黄昱皓、市台办青年干部及部分在津青年台胞50余人参加考察活动。

2015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考察团一行于4月11日下午来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参观。从池淮阻击战、汶上攻击战、滕县战斗到台儿庄反击战,考察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回顾了77年前那场荡气回肠的胜利。大家时而认真聆听、时而驻足观看,浴血奋战的英雄雕塑和逼真的沙盘模型让大家仿佛身临其境。青年台胞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使大家深受鼓舞,台儿庄大捷的丰功伟绩值得两岸同胞世代铭记,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将永存。
随后,考察团一行来到位于台儿庄古城的大陆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参观。1938年春,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打响。中国军队经过顽强拼杀,赢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如今77年过去了,当年几乎化为废墟的台儿庄古城已被建设得面貌一新,但古城内的53处战争遗址仍旧提醒着人们莫忘国耻,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考察团成员依次参观西门桥、关帝庙和中和堂药房等战争旧址,墙上清晰可见的弹孔诉说着当年战况的激烈程度。在当年背水一战的运河浮桥旧址旁,青年台胞们长时间驻足于此,回想着池峰城将军炸毁浮桥奋勇击退日军的情景,大家均表示此情此景令人心潮澎湃,回忆那段峥嵘岁月的同时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

当晚8点,考察团一行在下榻酒店举行座谈会,会议由市台办协调处处长、我会秘书长陈建萍主持。市台办副局级巡视员耿筠致辞,他转达了市台办主任周克丽对在津青年台胞的问候。他讲道,天津台资企业协会自1994年5月成立起风雨兼程走过了二十余年。20多年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市台办的正确指导下,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协会致力于服务台资企业、服务台商,成为津台两地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他强调,希望广大在津青年台胞紧密团结,把握住重大历史机遇,努力为津台两地全面深化交流交往贡献自己的力量。
丁鲲华荣誉会长在发言时讲道,非常荣幸有这样一次机会与在津青年台胞一起学习、交流。他强调,朋友对人的一生十分重要,协会发展到今天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离不开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希望大家今后一如既往的支持协会,为协会永续发展保驾护航。
罗文德监事长在发言中讲道,天津台协是在津台胞的“娘家”,天津更是在津台胞的第二故乡,希望大家在发展自身企业的同时全力支持天津的经济社会发展。他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看到了在津青年台胞的朝气蓬勃,祝愿台青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为协会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动力。
陈贤民副会长在发言中表示,协会非常重视在津台胞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市台办、市高法在大陆率先推出的“涉台民商事纠纷案件诉讼协调机制”,在涉台纠纷案件协调机制的框架和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各类涉台案件结案率达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台青会会长黄昱皓则向在津青年台胞讲述了自己来津打拼的过程,他希望来津打拼的年轻人团结、互助,使大家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吴荣华副局级巡视员在发言中讲道,台青会的成立为台协注入了“新鲜血液”,希望大家能利用这个平台广交朋友、拓展商机、增进友谊,使台协成为名副其实的“台商之家”。市委、市政府和市台办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台商,为在津台胞创造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

随后,抗战知识有奖竞答正式开始,台青会副总干事李松和詹雅玲共同主持竞答比赛,两位主持人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缓和了现场你争我夺的紧张气氛。大家踊跃竞答,经常是主持人刚刚念完题目,答案已经被喊了出来,现场的氛围伴随着一段段熟悉的历史、一个个伟大的名字达到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竞答比赛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大家纷纷表示希望台协和台青会今后多组织类似活动,增加彼此间的相互了解,为在津青年台胞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4月12日上午考察团一行离开台儿庄区赶赴滕州市,参观铁道游击队战斗遗址的所在地——小李庄。小李庄位于北方最大的内陆岛——微山岛上,庄内有当年铁道游击队的湖上根据地。抗战时期,游击队队员在此休息、调整并找机会痛击日军。青年台胞们穿梭于庄内,刘洪大队长指挥部、芳林嫂故居等遗址深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台青会总干事陈炳宏在参观后表示,庄内的遗址、雕塑等全面展示了岛上军民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不惧强敌的大将风度,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战伟大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短短两天的考察活动结束了,但中国军民英勇无畏的抗日精神、台儿庄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微山湖优美的自然环境给青年台胞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青会会长黄昱皓表示,此次考察活动使青年台胞受益匪浅,希望大家发扬英烈遗志,继承老一辈台商的优良传统,为实现津台两地互利共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