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 索:   高级检索
首页台企联概况台企联动态新闻中心经贸交流政策法规各地台协会员风采台企联通讯通知公告专题视频图片
  首页-台企联通讯-第十期
 
P50:因應經營困境 调整策略措施
 
 
  来源: SRC-1494      日期: 2009-04-28 16:25

 

    對許多大陸台商而言,2008到2009的年節之交,可能是西進以來「最寒冷的冬天」,台商紛傳訂單大幅縮水,生產難以為繼,一方面,數百家小型台資企業不支倒閉;另方面,媒體也不斷傳佈「台商逃亡潮」之類警訊。那麼,台商西進是否已遭遇嚴重瓶頸?展望未來是否將難以為繼?若非如此,大陸台商出路究竟何在?政府又能從旁提供何種協助?

 

一、台商挑戰的觀察:兩波衝擊

 

    當前大陸台商所面對的挑戰,主要來自兩個不同的源頭,發生的時間也有先後之別。首先是2007年下半年大陸推動了一系列的「產業升級/轉型」政策,大幅修訂諸如《勞動合同法》、《企業所得稅法》、調降商品出口退稅率,以及針對「兩高一資」加工貿易企業的貨品實轉等法規,致使以出口為導向以及OEM類型的勞力密集型的台資企業經營困難,紛傳倒閉外遷。

 

    其後則是美國「次貸危機」發生,繼之全球蔓延的金融風暴與景氣低迷,更加深對大陸台商的衝擊,尤其出口導向的企業,其中台商投資較具代表性的珠三角地區,已經倒閉外撤的台商,據估計達到企業總數的1成左右,還有1成目前「搖搖欲墜」,未來恐怕「難以為繼」。

 

    進一步觀察上述的挑戰,不難發現,前一波經營環境的惡化,主要屬「結構性質」,而後一波國際景氣的衝擊,則基本屬「震盪性質」。如何因應經營環境的結構變化,才是台商能否生存發展的關鍵,而國際景氣的衝擊,則多數台商可以調節因應,不難應付渡過,甚至還能反過來成為台商的憑藉,用來幫忙緩和前一波「經營環境惡化」的衝擊。

 

    因此,根據實地調查的結果,發現廣東地區倒閉或外遷台商,大部份屬於「順勢收攤」——在過往已經有所獲利,未來則日益困難存活的預期下,將企業逐步結束。其他多數苦撐的台商,則多盼望於大陸經濟環境改善,希望有鑒於當前經濟風暴,能夠減緩之前過份激烈、超前的「產業升級/轉型」政策,多爭取一些喘息、轉圜的空間(其實,大陸政策並非一時乘興而變,早在幾年前就有預警,只是很多台商只顧賺錢,沒把政策演變當一回事)。

 

    換言之,面對此波國際景氣的衝擊,台商受害並不特別劇烈,其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台商多從事中低價位商品的生產出口,此類產品一則多為生活必需,可以替代的程度相對有限,再則台商積多年代工經驗,多能有效維持競爭優勢,因此整體而言,訂單短少的比例相對有限。

 

    其次,確有部份主力產業—例如傢俱、製鞋、紡織、電子等—衝擊較為明顯,但其他多數代工廠商,接單減少的比率,多約在2成到4成間,若財務調度沒有問題(例如短少流動資金),應該多可透過緊縮、調整來成功因應。換言之,苦撐下去是可以做到的,但若經營環境持續惡化,沒必要苦撐的廠商便將順勢收攤。

 

    第三,非常關鍵的,是由於多数台商不易取得融資(台灣資金投資大陸受限、在大陸貸款又無法滿足銀行要求),難以操作財務槓桿,因此在經營、擴充上向來比較保守。相對來說,大陸的內資企業—如浙商尤其溫州商人——由於掌握正式、非正式金融,恣意擴充信用,一旦景氣看壞、市場低迷、銀根緊縮,加上各種連帶的拆借債務關係,反而衝擊最烈,倒閉最眾。

 

二、台商經營環境惡化

 

    最嚴重困擾台商的,則是前述的「經營環境惡化」。我們對此進行比較具體的分析,可以大致區分出三個層面。首先是不利的「國際環境」,包括原料能源調價、人民幣值變動、消費市場萎縮,以及國際競爭激烈等。其次是惡化的「國內環境」,包括勞動工資日升、土地價格上漲、水電短缺調價、內資企業崛起、外資不斷進駐,以及銀行限放升息等。最後雪上加霜的是大陸集中出台的相關「法規政策」及執法作為,主要為下列三類型:

 

1、《勞動合同法》:新法明確規範勞動者的工作條件,工作年資滿10年者將有權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契約。企業規章制度若違法,員工可依規定解除勞動契約。

 

2、《企業所得稅法》:新法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統一調整為25%,取消生產性外資企業定期減免稅優惠政策(例如「兩免三減半」優惠、再投資退稅)。

 

3、調降商品出口退稅:自2007年7月起將部分產業17%的出口增值稅,調降為9%(例如傢俱業、自行車業等)。金屬加工、染料化工等汙染性產品更被完全取消退稅。其餘還包括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加工貿易禁止與限制類目錄等,並加強對加工貿易企業的管理及核查。其他整體法制環境趨嚴,之前有關勞動保護、社保支持、排污標準等,協議、轉圜的空間均大幅縮小。

 

    根據上述,台商所謂「經營環境惡化」,可說是長期的「國內環境」條件,加上短期的不利「國際環境」因素所組成,再配合操之過急的中共政策,所匯集激盪而釀成。但「國際環境」是暫時的,目前已經有所變化,「政策法規」則是人為的。值得注意的是,面對新的經濟環境,大陸「經濟保八」的目標下,已經對上述「政策法規」的執行進行了調整。各地在執行《勞動合同法》時已紛紛灌水、出口退稅政策開始重新調整。面對這樣的結構環境,台商應如何加以因應?

 

三、台商困境的根源:廉價要素不再

 

    回答上述問題前,必須進一步追究當前台商困局所在,對此,可以歸結如下看法。首先,台商的經營困難,並非直接來自競爭者眾。一方面,台商大多經營國際市場,與大陸本地企業以及進入投資的外商,針對的目標市場不同,彼此競爭有限。另方面,台商在代工生產的領域中,多享有他人望塵莫及的生產效率,因此在所鎖定的產品價位/類型上,台商並沒有遭遇太大的競爭挑戰。換言之,台商當前的經營困局,顯非來自其他競爭者。

 

    其次,台商獲利銳減、經營困難,雖然反映為競爭能力的弱化,但之所以如此,關鍵卻肇因於生產「成本結構」的變化——尤其台商競爭優勢所繫的廉價「勞動」與「土地」。不論因為市場機制自然演變(本身的稀缺),或者由於大陸政策急速催化(建設農村、維護民工、擴大社福、環境保護、和諧社會等),台商與大陸組合,取材於當地的「廉價勞力」與「低價土地」,已經一去不返(以東莞為例,2004年最低工資是470元,2005年調為530元,2006年調為690元,2008年則調為770元)。加上大陸投資環境水漲船高,「出口導向」政策也有所調整,沿海區域的地方政府,因此姿態日益抬高,之前提供台商的各種優惠、補貼,同樣一去不復返了。

 

    另一方面,大部份台商,卻因為持續有所獲利,不能未雨綢繆,面對上述投資環境的結構變化,大多無法有效加以因應,結果則利潤日薄,經營日困,似乎正逐步走向日漸衰敗的道路。究其根源,關鍵仍在Paul Krugman 批評「亞洲奇蹟」所說的:因為擁有廉價的生產要素,因此往往無限擴大「要素投入」,故而在快速增長過程中,忽略了廣義「技術層次」的提昇,結果則產品附加價值有限、也沒有完整的行銷通路、知名品牌等。此時一旦要素枯竭,投入減緩,經濟增長將馬上因此頓挫,所謂經濟奇蹟,便不過是鏡花水月,曇花一現罷了。

 四、台商因應策略:移地、轉業、轉型升級

 

    根據前述,大陸台商的優勢,在於大陸與台商的結合——台商帶來了「生產管理」與「貿易機會」,大陸則提供了「廉價勞力」與「低價土地」——攜手創造出大陸過去15年的出口奇蹟。但如今,大陸正在成長轉型了,理念上不甘心,結構上也不容許永遠作為世界或台商的「打工仔」。因此,廉價的要素終成過往雲煙,但之前雙方合譜的「出口奇蹟」又能否維持?依附於這個大結構下的台商又將何去何從?

 

    其中一條路子是移地,這又可以分成兩種策略。一種是外移,一種是內遷。例如根據之前部份媒體報導,廣東有25%左右的台商製鞋企業,計畫轉移到東南亞如越南、老撾、柬埔寨、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緬甸等地,另有50%左右考慮轉移到內陸省區如湖南、江西、廣西、河南等地設廠。除上述台資企業外,也有38%的港資企業有意將工廠從廣東外遷到東南亞。但此項調查一則反映製鞋業的情況,且有不乏所謂「策略性考慮」在內(以威脅離境來換取改善條件)。但具體來說,則各有困難。

 

    首先,轉進內陸不易。對多數出口導向的台商而言,轉進內陸將使運輸成本大幅增加,遠離產業集群(整網移植不易),額外增加的成本頗高。此外,之後各類法規、優惠終將一體適用,移往內陸無法真正解決工資、土地問題,頂多只能將問題延緩5年、10年。

 

    轉進東南亞也不易。一方面,東南亞國家人口有限,工資並不比大陸低廉太多,一旦納入工作效率、未來漲幅等因素,可能沒法一勞永逸。另方面,大陸的產業配套能力遠優於東南亞國家,例如從事鞋業的越南台商,往往須通過珠三角提供原物料,無法在當地自給自足。更嚴重的是語言文化問題,造成東南亞台商的職工管理與停留生活,均遠較大陸困難,並因此增加不少隱性成本。

 

    最後,處於經營困難、訂單緊縮的階段,台商更不容易張羅搬遷外移的資金。因此,根據我們的調查,侈言內進、外遷者眾,但除少數產業(製鞋、傢具為主)外,大多數台商仍處於觀望猶疑階段。

 

    其次為轉業,這部份的台商比較有限,常見案例是從向來擅長的「二產」(製造業),轉入平素陌生的「三產」(服務業),甚至跨足房產、保險、醫療、教育等具有部份壟斷性質的服務業部門,其他也有部份經營餐廳、商店者。但此一類型的調整方向,成功者通常必需三項先決條件:土地、資金與人脈,因此斷非人人可為,通常只適合西進經營多年,富有當地關係者。

 

    最後則是「製造升級」,其中包括兩個方向,一個是發展內需市場、鎖定消費崛起;一個是技術創新升級、提昇附加價值。前者同樣需要發展當地網絡—包括行銷通路、品牌塑造、當地關係(政府、銀行、政法體系)等,後者則受限於經營者的眼光素養、企業的資金借貸等,總的來說,真能大舉轉業、巨幅升級的臺資企業仍屬鳳毛麟角,十分有限。

 

五、台商結構制約與超越展望

 

    面對上述種種日趨惡化的經營環境,台資企業之所以觀望居多,結束不少,正面面對挑戰—不論移地、轉業、或轉型—的比例,卻還是相當有限。根據實地調查發現,其中關鍵有二,分涉台商企業的「產權安排」與「經營組成」,若無法就此進行結構調整,前述因應模式都將緣木求魚,無法順利推動。

 

    首先,就前一個層面來說,台商多屬家族企業,「所有人」即「經營者」,不易引進專業經理人。而之前「黑手」變身的「頭家」,其個人管理與技術專業,便經常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侷限。

 

    其次則是「代際接班」問題,根據吾人調查,台資企業的經營者,大多具有類似生命歷程——崛起於台灣起飛的1960年代,1990年代西進大陸,目前卻多垂垂老矣(多在55歲到65歲間),不復精力從事於艱巨的移地、轉業、轉型等「二次創業」。換言之,台商若無法解決目前「產權安排」與「經營組成」的問題,將很難進行大幅、結構的突破,徹底化解當前「經營環境惡化」的挑戰,持續固步自封的結果,終將逐步走向衰亡。

 

    綜合上述,面對當前「經營環境」的惡化,台商無法僅憑墨守成規,便能應付自如,但若無法成功結構調整,台商恐怕只能逐漸步向衰亡。但台商能否順應時勢,不斷突破呢?處於「無路可退」的壓力下,我們對此是樂觀的。在此不妨回顧多數台商曾經經歷的兩次結構挑戰:先是1980年代後期的台灣,出現勞工短期、工資上揚、意願低落、環境抗爭、匯率攀高等各種衝擊;其後則是20年後的2000年代晚期,大陸沿海同樣出現類似的「環境惡化」徵候。

 

    比較兩次台商所經歷的危機,前一次,多數為勞力密集、出口導向的台商,成功結合大陸的廉價要素,創造事業的第二個春天,但也因此推遲了調整、升級的時機。但面對這一次挑戰,台商基本已「無處可去」,只能在「退出」與「轉變」間選擇,若是前者,「那美好的仗我已打過」,若是後者,則正可藉此契機,調整產權安排、完成接班部署、再展開或移地、或轉業、或轉型等脫胎換骨的變化,經此大開大闔後,台商應該可以如「鳳凰浴火」,再創一個20年的榮景。

 

 

 

 


 

 
编辑: 张强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A座608室
电话:(010)83550099 传真:(010)83523828 Email:qgtql@sohu.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89 工信部许可/备案号:京ICP备14002918号-2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版权所有

中国台湾网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