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 索:   高级检索
首页台企联概况台企联动态新闻中心经贸交流政策法规各地台协会员风采台企联通讯通知公告专题视频图片
  首页-台企联通讯-第二十九期
 
P20:财委打头阵 搭建转型新平台 —— 「铜陵模式」 凸显台商发展新趋势
 
 
  来源: 《台企联通讯》      日期: 2012-06-05 11:14

 

  全国台企联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皖江?铜陵)示范区,代表安徽省将来经济的发展,台商所到之处不仅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也创造了很多附加价值,让政府、让劳工、让股东来共同分享这个成果,期望示范区开发成功后能够成为全国的模范。

  

财源开发委员会 主委 刘璟芳 

  

  2012年3月18日,对很多政府和商家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日子,但是对铜陵市政府和全国台企联及其财源开发委员会来说,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全国台企联「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皖江?铜陵)示范区——台湾产业园揭牌暨台湾城奠基仪式」在这一天正式启动。

一举多得 各方收益

  大陆各地兴建台湾工业园或者台湾商城早已不是新闻,铜陵这个项目则完全与众不同,用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话说:「这个项目代表台商的成功,也代表两岸互利双赢的一个前途。」

  其实,这个项目在许多方面都有亮点。

  第一个亮点,这是一个由海基会董事长和中共中央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及安徽省副省长花建慧亲自参加奠基的「经营性项目」。特别是江丙坤董事长,不顾80高龄舟车劳顿专程从台湾赶来铜陵,并且一参加完奠基仪式就立即得返回台湾,其一心为台商的奉献精神让很多台商为之感动。

  这个项目之所以深获两岸领导高度重视,正如江丙坤董事长在致辞时所表达的那样:「因为这代表安徽省将来经济的发展,台商所到之处不仅创造就业机会,也创造很多附加价值,让政府、让劳工、让股东共同分享这个成果。24000家台商在广东,让广东变成大陆第一大经济省。有9000家台商所投资的苏州市,也让江苏省变成大陆第二大经济省。今天,台商看中安徽,看重铜陵市,这表示安徽在中部崛起中处于领先地位。这个项目也代表两岸合作双赢的开始,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常常说两岸是优势互补,两岸有共同的优势,语言、文化,两岸血脉相连。大陆有硬实力、台湾有软实力的优点,尤其是大陆有丰富的资源、劳动力和土地等,更重要的是决策快,执行力高的行政效率,加上台湾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国际市场、经营的效力,结合起来效果不只是1+1大于2,甚至有人说是1+1=11的局面。」

  其次,这是全国台企联第一次牵头创建的「全国台企联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皖江?铜陵)示范区」。全国台企联目前由各地125家台商协会组成,它既是一个联谊性的社团组织,同时也是一个聚集大陆所有台商资源的协会。在大陆各地台商都面临转型与转移的压力时,台企联第一次运用自己的力量与地方政府签约合作,协助台商转移与转型,让更多台商看到新的发展方向。

  郑立中常务副主任在致辞时明确表示,要把帮扶台商企业的转型升级,协助企业转移作为首要任务,把项目建设作为示范工程;要以服务台资企业为目标,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主动务实地开展工作;全国台企联要认真履行服务会员的职能,探寻新的办法、新的思路,充分发挥示范区产业转移的平台作用,帮助台资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他希望全国台企联与安徽省、铜陵市共同努力、务实进取、务实推进,力求将该示范区建设成为两岸合作的楷模,为更多台商「转型、转移」提供借鉴。

财源主委打头阵 为台商找钱

  银根紧缩、调控加码、原物料和人工成本不停地飙升,在大陆以抑制通膨为主旋律的当下,原本就背负艰巨转型升级压力的台商制造业,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公司结构、电力短缺、劳力紧张、成本上升、汇率调整……大环境的快速巨变,快到让我们措手不及。大陆已经成为大多数台商的主要战场,在大陆的工厂是顺应形势的转变而转变还是就此歇业,这是关系到制造业台商今后命运走向的大事。收手或歇业,就意味着广大台商为企业发展打拼二三十年付出的巨大代价将付之东流,企业积累的市场资源、人脉资源将随之散失,精心培养的管理团队、技术工人将拱手相让。其实,摆在台商面前的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进行战略调整、产业转型及产业转移,在此基础上再谋更大的发展。」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刘璟芳的语气稍显凝重。作为南通全用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对台商制造业的生存之痛有着切身体会,自2010年6月担任台企联财源开发委员会主委以来,为中小制造业台商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转移升级之路,同时也为台企联创造更多资金来源的渠道,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直至2011年6月19日,这个问题似乎开始见到解套的曙光——全国台企联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皖江、铜陵)示范区对接交流会上,台企联与铜陵市政府签订了三项协议,包括「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台湾风情文化商贸城建设项目投资协议」、「台湾产业园起步区建设项目投资协议」。

首签协议 台企联示范区落子

  为什么全国台企联与大陆地方政府首次签约合作成立的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示范区会落脚在铜陵?

  「这个项目的落成,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刘璟芳说,国台办法规局处长苗京平的牵线搭桥,铜陵市政府对台商投资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迫切期待,长三角、珠三角台商箭在弦上的转移转型需求,「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一拍即合。」

  刘璟芳指出,铜陵因铜矿开采建市,是个资源性移民城市,与其它内陆城市相比,老百姓收入相对较高、消费力较强,对新进品牌的渴求度和接受度较大,给台商品牌进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以铜陵为中心城市的外围城镇人口近千万,劳动力富余,为企业用工提供了一定保证;铜陵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产业配套能力较强,技术工种门类较为齐全、技术工人素质较高,这些,为产业转移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铜陵还是长江流域沿江开发城市,属一类口岸,口岸检查检验部门齐全,进出口货物可以在当地办结所有通关手续。铜陵港通江达海,已开通直航高雄港,与台湾其他港口的直航也正在规划中,为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陆路交通上,铜陵临近南京机场、合肥机场、黄山机场,且距离即将建成的九华山机场只有20分钟车程;在建的宁安城际、京福高铁经过设站,便捷的高速公路网,交通区位优越。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铜陵归属泛长三角经济圈内。长三角为中国大陆最富饶的区域,经营内销市场,以铜陵为生产制造基地,上通武汉经济圈的中部市场,下达江浙、上海的长三角市场,铜陵实属宝地。

  「最重要的是,与一些内地热门投资城市相比,铜陵市政府引进台商进驻的态度非常真诚与积极,而且投资门坎相对较低,对土地、金融、税费、水电等均有优惠政策,并提供台商一条龙服务。」刘璟芳说,尤其随着包括铜陵在内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纳入国家战略,配套的基础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后续还会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出台,是台商转移投资的理想之地。

一二三产联动 构建双赢格局

  事实上,全国台企联此次与铜陵合作建立台资企业转移示范区,是一个涵盖台湾产业园,同时配套建设台湾风情商贸文化城等内容的综合性项目,整体思路十分清晰——以三产(服务业)推动二产(制造业),带动一产(农业)。

  「无论是一产、二产或三产,台商都能在适合的领域找到不错的发展机会。」刘璟芳说,从一产来讲,铜陵外围有很多农特产品,台商可以充分发挥在深加工萃取、生物科技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打造精致休闲农业生态区;而对面临转型升级挑战的二产,根据合作协议,将对转移投资铜陵的台商,按照不同的行业类别,如光电、传产、机械设备、电子、化工等,进驻对应的开发区,以一事一议的「套餐模式」给予具体政策上的支持。像铜陵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产业园总面积约3000亩,规划第一期在两年内引进20~30家台资企业进驻,重点引进长三角、珠三角向内地移转的台企。台资连发电子在签署协议当天便宣布在铜陵投资美金3000万元购地50亩兴建LED封装、组装厂。

  至于集中了台商三产服务优势的铜陵台湾风情商贸文化城(以下简称台湾城),商住用地约540亩,主要项目为台湾名品街、台湾美食街、高档百货商场、五星级酒店、八大菜系酒楼、影城、夜总会、日月潭水上乐园、阿里山森林游览火车、高档公寓、幼儿园、台商活动中心等。

  「所有的吃喝玩乐食衣住,都在里面。」刘璟芳强调,希望台湾城项目未来将成为安徽省最具规模、最完整、包容最多台湾元素的载体,充分展示台湾精致的传统特色和文化价值,成为铜陵唯一具有国际水平的不夜城,「当然,台湾城瞄准的受众不只限于铜陵,更在于外围庞大的消费人口。」不同于游走在各个城市短期推介台湾名品的形式,铜陵台湾城是一个长期展现台湾品牌价值的平台,也是铜陵市和台商双赢合作的有益探索。

大势所趋 全力以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样一个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前期的工作十分繁重。肩负财源开发委员会主委重任,自身也有迫切转型需求,刘璟芳自己「先一脚跳进去,这是台企联跟地方政府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必须全力以赴把它做好,成为承接台商企业转型、转移的示范区。」为此专门成立了管理公司,财委会主委刘璟芳、副主委方丁玉及总干事陈柏光,都是冲在前方的主力干将。「管理公司主要负责一、二、三产的招商,还有台湾城的规划管理和营运。」刘璟芳介绍,基于辅助台商发展的宗旨,欢迎125个台协会中有转移转型需求的台商积极进驻铜陵台湾产业园区,找到自己新的发展平台;而台湾城项目将开放给台企联所有的会员来投资。

  「台商转型是大势所趋甚至迫在眉睫。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应该着手进行适当的物质准备;企业转型、转移,对台商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在于识大局、谋全局、选准方向、把握时机;对希望进入大陆市场谋求发展的新加入台商而言,对投资第二产业尤其是用工多、能耗高的项目一定要谨慎,而台商发展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研发项目、国际外包服务等第三产业则是不错的选择。」作为台企联与铜陵合作项目的主要操盘手,刘璟芳心中对项目的总体发展前景有着理性而清晰的认知。「我们现在刚刚迈出第一步,只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始而已,路还很长,我们只能高兴一天,后面还有很多可能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是千辛万苦在等待我们。『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转型跟转移说出来只要一秒钟,真要做起来很难,无异于二次创业。但这条路非走不可,没有多项选择、没有退路!」

新机遇新挑战 需要新战略

  全国台企联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皖江?铜陵)示范区是台商「转型、转移」的新示范区,是台商在大陆发展20多年后,从单打独斗转向「团体作战」的代表。江丙坤董事长对此表示:「我充分地了解这个项目代表多重的意义,是台商升级转型的示范区,它所代表的是在过去台商单打独斗的过程中,让大家学习如何团结如何组织为台商谋求发展。」「因此我们充分地期待这个项目带来的效果,不仅嘉惠台商、也嘉惠安徽、尤其铜陵,也嘉惠两岸和平发展。」

  为了配合大环境的改变,为了寻找新的商机,已在大陆发展20多年的台商,都在进行「转型与转移」,有的把企业从沿海转移到内地;有的把企业从单一产业转型为多种经营产业;有的在转移的背景下实现彻底转型。但是,很多企业在「转移、转型」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有些是「对市场认识不足」转型遇到障碍;有些是「对自己认识不足」导致「转型」受阻;有些是「对大环境认识不足」出现转型麻烦……总之,台商在「转型、转移」过程发生很多问题,该项目的启动与发展,势必对推动台商「转型、转移」带来一定示范作用。

  正如江丙坤董事长所期待的那样:「我们期待将来在铜陵市各位领导的支持下,让它的手续、让它的发展能够迅速完成,让它的多重意义能够实现,也期望示范区开发成功后变成全国的模范,到处都有铜陵的经验,让台商、让当地政府、让两岸和平共同来分享。」

  ※相关链接※

  认识铜陵

  铜陵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安徽省中南部,1956年依矿建市。地处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面积1113平方公里,人口74万(2009年),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目前铜陵有台资企业10家,分布在铜冶炼加工、纺织、房地产等领域;另有10多家企业与台湾有经贸合作,年贸易额达人民币50多亿元。2010年铜陵全市人均GDP突破9400美元,人均财政收入接近人民币1.2万元,均位居安徽省第一。

  铜陵的后发优势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等共59个县(市、区)。作为首个获批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既是泛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

  

  

  

  

  

  

  

  

  

  

  

  

  

  

  

  

  

  

  

 
编辑: 孙云霞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A座608室
电话:(010)83550099 传真:(010)83523828 Email:qgtql@sohu.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89 工信部许可/备案号:京ICP备14002918号-2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版权所有

中国台湾网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