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 索:   高级检索
首页台企联概况台企联动态新闻中心经贸交流政策法规各地台协会员风采台企联通讯通知公告专题视频图片
  首页-台企联通讯-第二十一期
 
P09:2010年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座谈会在沈阳召开
 
 
  来源: 台企联      日期: 2011-02-24 10:08

 

10月26日至27日,2010年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座谈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

 


国务院台办常务副主任、全国台企联总顾问郑立中出席会议并致辞

  10月26日,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的2010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座谈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

  国务院台办常务副主任、全国台企联总顾问郑立中,辽宁省委副书记陈希、副省长邴志刚、省政府副秘书长彭益民、省政府副秘书长陈淑珍,沈阳市委书记曾维、市委常委马占春,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徐莽、国台办投诉协调局局长刘建中、辽宁省台办主任李小青、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张世宏、国台办政党局副局长王小兵等领导出席会议。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荣誉会长张汉文、监事长丁鲲华、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世忠、全国台企联理、监事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台办领导参加大会。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民政部、民航总局有关领导应邀出席并发表专题演讲。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徐莽主持会议。

                                                                        
 
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徐莽主持会议

 


沈阳市委书记曾维致辞


  沈阳市委书记曾维在致辞中说,沈阳市政府将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坚持开放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方针,努力为台资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投资环境。沈阳市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沈台经贸合作。


 

 
辽宁省委副书记陈希致辞


  辽宁省委副书记陈希介绍到辽宁是中国的重要工业省份,装备制造业和原料工业发达,辽宁也是基础设施最好的城市之一,铁路密度居全国首位,高速公路已连通所有省辖市,辽宁省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近年来,在中共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区战略的推动下,全省上下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结构优化调整,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突破。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张世宏

 


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致辞
 


全国台企联荣誉会长张汉文出席会议
 


全国台企联监事长丁鲲华出席会议
 


全国台企联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世忠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介绍了全国台企联的近期工作情况;就土地纠纷、工资问题、返乡航班相关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针对“ECFA”签订后台资企业在金融服务业、医疗业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相关介绍。全国台企联五位常务副会长代表:北京市台协会长林清发、昆山市台协会长孙德聪、东莞市台协会长叶春荣、厦门市台协会长曾钦照、沈阳市台协会长王姿涵介绍了各协会的基本情况、分享了会务工作经验,并就如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会长们表示,将继续努力完善协会功能,发挥协会积极作用,为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务院台办常务副主任、全国台企联总顾问郑立中作了重要讲话。郑立中指出,全国台企联和各地台协在服务会员、深化两岸经贸合作、促进大陆经济建设、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关键时刻,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近两年来,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大陆经济快速发展,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重要的机遇。广大台商应该共同珍惜和维护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为维护和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创造良好环境。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北京市台协会长林清发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昆山市台协会长孙德聪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东莞市台协会长叶春荣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市台协会长曾钦照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沈阳市台协会长王姿涵


  27日上午,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徐莽介绍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台商的机遇等各方面问题。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刘苏社介绍了大陆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及规划。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针对“十二五”规划思路以及发展思路作了相关政策介绍。国土资源部法规司副巡视员赵九田就大陆土地开发管理相关政策作了介绍。


  27日下午,与会代表分为十组,在召集人的主持下进行了小组讨论,就“十二五”、“ECFA”的新机遇、台资企业协会今后的发展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全体嘉宾合影留念

 

  当晚与会嘉宾前往刘老根大舞台,观看前不久赴台演出的二人转表演,充分体会到了东北文化特色。 

 

 

 

 

大陆区域发展趋势及规划问题

(根据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刘苏社在2010台协会长座谈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刘苏社在会议上介绍了大陆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及规划

 

  20101018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这个建议描绘了今后五年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也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大陆区域经济发展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需要重点关注:一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二是今后五年大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走向,三是今后五年大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

  第一,当前大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改革开放以前,大陆实行的是沿海与内陆均衡发展的政策;改革开放以后,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针对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问题,一系列重大部署相继作出,从1999年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3年提出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再到2006年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上之前实施的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本形成。目前大陆区域政策可概括为四句话:一是区域总体发展战略逐步完善,形成了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样一个各有特色的总体发展战略。二是主体功能区战略已经确立。「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把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次十七届五中全会又确立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是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举的、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又一个重大战略。三是区域政策逐步细化实化。近几年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来,大陆大力强化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研究制订。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体现国家总体战略意图,又注重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既体现宏观调控的整体指向,又注意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围绕加快重点地区发展、落实重大发展和改革战略、深化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三大主题,从2008年底以来,陆续出台了十余项重大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比如支持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见、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指导意见和规划、辽宁和江苏沿海规划,还有内陆地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等。同时,为了支持一些地区在重大改革领域先行先试,近几年先后批复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8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已经形成重大区域规划,区域性政策文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驾齐驱的区域政策格局。四是支持不同类型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一方面,继续积极支持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挥引擎作用的重点地区改革发展,发挥辽宁、江苏沿海地区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同时支持中西部地区重点地区发展,培育形成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另一方面,支持中西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在区域政策的指导下,近几年大陆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不断加快、协调性不断增强、布局不断改善、合作不断深化的良好态势。总的看,区域政策体现了差别化,指向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今后五年大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走向。这几年区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一是区域发展差距仍在拉大。尽管区域相对差距在缩小,但绝对差距仍在扩大。比如东部与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绝对差距从2005年的近15000元扩大到2009年的22000元;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由2005年相差2.2万亿元扩大到2009年的2.7万亿元。二是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三是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竞相发展高耗水、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地区之间产业雷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还未很好解决,特别是一些地方利用行政手段搞地区封锁,竞相出台优惠政策搞招商引资,区域间过度竞争导致的无序开发问题仍然存在;区域政策的尺度还是偏大,区域政策的实施缺乏法律保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今后5年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均生产总值差距为主要目标,以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国家区域政策体系为保障,培育壮大新的增长极,扶持落后地区加快发展,深化区域合作,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布局、人口布局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在工作中,必须要坚持立足统筹兼顾,推动共同发展;立足以人为本,切实改善民生;立足分类指导,实施重点突破;立足扩大开放,促进良性互动;立足制度创新,健全体制机制。同时,注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发与保护、行政区与经济区等六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第三,今后五年大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可以概括为10个方面:一是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二是要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四是要继续支持有条件地区率先加快发展,五是要大力扶持落后地区发展,六是要把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七是要全面深化区域合作,八是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九是要不断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十是要高度重视区域发展立法工作。

 

 

 

 

 

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思路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在2010台协会长座谈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介绍了“十二五”规划思路以及发展思路

 

「十二五」既是是大陆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又是一个战略挑战期。金融危机之后,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和引擎。大陆的企业也是一样,在寻找新的技术、新的发展动力、新的发展空间。这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两到三年,甚至五年,因此未来五年大陆经济仍然处于世界经济调整之中。在这样的调整过程中,大陆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重大的转型,这一转型既有外部的压力,但更多的是大陆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一转型的过程也可能会是各种经济、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的过程,过去的改革开放有一些困难,未来的改革开放面临的矛盾困难会更多,任务会更加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新视角,社会经济发展也需要一系列制度性的变革。最后,回到十七届五中全会后舆论关注的焦点,可以看到《人民日报》社论更多的是谈未来「十二五」的思路和挑战,其中也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

未来五到十年,大陆可能面临新的发展门坎,实现新的历史跨越。日本人均GDP1965年超过1000美元,此后用了7年的时间突破3000美元,用了11年的时间达到了1万美元,受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人均GDP2万美元上升到到3万美元只用了4年。台湾人均GDP1975年超过1000美元,从人均1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用了9年,从3000美元上升到10000美元用了8年,但是,台湾在1992年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后,至今仍未跨越20000美元这一新的门坎。未来五年或者十年,大陆将处于从3000美元跨越1万美元的关键时期,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有可能提前实现这一跨越。但是,严格地说,现在的3000美元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3000美元相比,无论从购买力还是从不变价来看,其实并不具有可比性。但是从数字对比来看,2001年大陆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2008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陆已进入从3000美元到1万美元(世界银行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按目前汇率变动推测,人均GDP今年底可能达到4000美元的水平。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这样的引擎可能还没有显现,目前还看不到类似上世纪九十年代IT技术那样,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贡献的技术革命。虽然大陆很多学者认为新能源、环保、节能、低碳可能是大陆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可是美国和欧洲的学者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大。事实也表明,过去的三四十年,日本、欧洲的很多国家在节能环保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没有人认为节能环保是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发展的长期动力看,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特别是以自主技术为基础的技术革命。没有技术的推动和支撑,仅仅依靠简单要素投入的所谓量的扩张是不可能取得核心竞争力的。未来,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知识经济和文化产业可能会成为大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未来,大陆会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在「九五」计划就已经提出,十五年过去了,仍没有有效地将经济发展从依靠简单要素投入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未来挑战将更为严峻。其次,更多注重社会和谐,社会经济发展要从过去那种过份注重经济发展转向更多的注重社会发展,实现和谐发展。关于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有了很好的战略构思,但是,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目标的不完全统一,在地方层面上,和谐社会的建设还是面临很大的挑战。比如,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不仅可以缩小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可以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缺乏资金、缺乏投入,而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农业和农村问题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难题,在发展中国家难度更大。其三,生活、工作和消费方式也会发生变化,这对经济发展是一个推动,同时也会带来挑战。未来,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适应这种消费观念、生活观念和工作观念的转变。其四,越来越突出的就业和各种社会政策的转型。金融危机后,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既有农民工入城就业问题,也有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有城市、农村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尚待解决。虽然有宏伟的政策蓝图,但上面的任何一个问题都非常棘手,很难在短期内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最后,城市化的建设、社会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会在「十二五」时期同时启动,这些改革的经济代价、社会成本、政治代价都是非常大的。因此说,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视角,要下大力气确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相关改革,要在体制和制度创新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没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持续改革,从过分注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的转变难度将非常大,所以在新的重大转型期,发展需要试点。

在这样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大陆经济政策的走向不会改变,改革开放的趋势不会逆转。首先,过去三十年,大陆经济、社会发展受益于改革开放,未来大陆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其次,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内生的发展要有质的竞争力,要靠技术和质量的竞争来实现转型,而不能再依靠过去那种单纯依靠量的扩张、依靠简单的价格竞争策略。再次,在贸易方面,大多数的台商可能都从事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转型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大问题,在加工贸易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升自身的技术和品牌能力。此外,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投资,提高大陆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最后,中国大陆未来的政策会更加公平和透明。

回顾过去三十年大陆企业发展历程,大陆企业规模扩张很快,但在上游的研发、设计、专利等服务业高端做的非常不好,这与转型时期的发展环境有很大关系。同时,在下游的品牌、营销和服务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企业和市场信誉没有很好的建立,也普遍缺乏有品牌、讲信誉和有竞争力的企业。在未来五到十年,企业竞争力的培养、技术的创新、品牌的创新必须把两端做好,利用大市场提高自己的技术、品牌、服务竞争力。从过去十年全球《财富》五百强企业的数量分布和变化看,日本的企业做的最好,大陆的企业由于金融危机后独特的条件、经济的扩张以及其它原因2010年数量上升到54个,但大多数是垄断性的央企。未来两岸如何培养具有技术竞争、品牌竞争的民间资本主导的跨国企业,挑战将非常大。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发展目标体现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未来大陆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从过去那种过分注重量的扩张、注重经济总量的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的提高、更加注重社会发展、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更加依靠私人消费和内需支撑的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十二五」规划建议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和改革4项重点内容,具体包括:一是经济要着力于扩大内需、提高发展的质量;二是社会要着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文化要着力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软实力;四是全面推进改革,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其中,经济方面又细化为5项任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资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依靠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来提高创新能力。社会建设方面包括2项任务:确实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内容包括: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社会事业改革。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几个需要突破的难点:一是如何在国际环境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提高竞争力,即技术、品牌、文化的提高;二是大陆能否走出中等收入的陷阱,实现新的历史跨越;三是能否建立具有国际性竞争能力、品牌影响和管理优势的系统的优势。

台商朋友们既是大陆经济的积极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大陆经济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共同面对挑战,在新时期共同塑造新优势。要仔细分析下一个五年或十年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的优势和弱点,通过系统的企业管理分析,抓住机遇,既要勇于竞争、又要善于竞争,培育塑造企业的竞争新优势。台商朋友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国际化的视野,要善于利用大陆的政策优势,把政策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大陆的市场,通过两岸的合作,通过台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合作,来培养中华企业竞争的优势。


 

 

 

大陆土地开发管理相关政策介绍

(根据国土资源部法规司副巡视员赵九田在2010台协会长座谈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国土资源部法规司副巡视员赵九田介绍了大陆土地开发管理相关政策

 

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1986年制订了第一部土地管理法,后经历了数次变革。以前的大陆宪法,不允许土地抵押租赁和转让。1988年修改宪法,允许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在这以后,随着我们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土地需求越来越迫切,相关政策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下面我从几个方面介绍正在实施的土地政策。

 

一、地权制度

按宪法规定,我们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在公有制下面规定了两种土地所有权制度即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这是历史造成的。集体所有权有的属于村所有,有的属于村民小组所有,有的属于乡镇所有。这个地权制度在短期来看不会有什么变化。有人说,这两种所有权很难操作,也不平等,还容易损害农民利益,提议要求改革一下。按道理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几个标志,第一个就是产权明晰。我们国家的国家所有土地,法律上写的是全民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它不能直接出让土地,通过法律或档授权,由省、市、县等各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现在大部分权利都在市县人民政府,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收益是各级政府分成,中央政府拿三成,地方政府拿七成。但是总的来说主体不是很清晰。由于权利支配代表不够清晰,造成土地市场经常发生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改革。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主要由农民自用,按照法律规定可以通过联办企业使用,一般情况下要经过征收才能使用。

 

二、耕地的保护制度

台资企业在使用土地或耕地的时候能感觉到地方政府对土地的管理很严,这是根据我国的国情来确定的政策。土地保护政策在法律方面有几项措施:一是耕地的总量要动态平衡,各省不管占用多少土地,耕地总量不能少,少了省政府要负责任;二是占补平衡,这是用地单位的责任,如果占用了耕地,占一亩就要造一亩,要是找不到地方造,就要交造地费,让政府拿这个钱去造。这也是为了保证耕地总量的不减少。三是保护优质耕地,设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我们确定基本农田是16亿亩。基本农田要改作他用,须经国务院批准。

 

三、用途管制制度

核心内容是为了保护耕地。先把土地划为几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其它未利用的土地。一旦划为农用地,再改为建设用地,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还要承担很多义务。用途管制的基础就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法律从乡一级到中央共五级规划。到乡镇的规划就要落实到地块,如果是基本农田,还要在地边插上牌子,标明面积和责任人。在日常使用土地时,对用途管制还有很严格的审批制度,称为农地转用审批。即想把农业用地转为建筑用地,需要有一定级别的政府才有权批准。现在农地转用审批还搞了几项措施,比如每年只能占多少有个计划指标。这种指标一是为了控制盲目占用耕地,二是为了国家的宏观调控。        

 

四、土地征用征收制度

它主要针对集体土地不能直接使用,要变成国有土地后才能提供给使用者。征地制度的设计与国家的土地权利制度挂钩。目前法律规定:集体土地只能用于搞乡镇企业、乡里的公益事业和农民住宅使用。征地的环节是在政府之间走的程序。关于征用土地的补偿问题,目前来看政策上不是很清晰,由此造成的纠纷特别是行政纠纷比较多,主要是因为补偿过低和不到位,农民有意见,目前正在通过修改法律来完善。

 

五、土地供地制度(土地的取得和使用)

现在法律规定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有两个管道,一是政府划拨,二是土地使用权出让。法律规定凡是经营性用地必须经过使用权出让。出让方式为:招拍挂方式、协议方式、租赁方式、作价入股等。

土地使用方面的政策问题如下:在使用者使用土地过程中,如果改变用途,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两个条件,还要经过审核批准并修改合同。有的企业有闲置土地的现象,闲置的土地要受到处理。

 

六、土地纠纷和争议的解决管道

土地使用过程中争议很多,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来解决。

 

 

 

 

辽宁省长陈政高会见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一行

 

10月26日晚,辽宁省长陈政高在沈阳会见了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等前来参加2010年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座谈会和全国台企联第二届第二次理监会的部分会员代表。

陈政高在会见时代表辽宁省委、省政府对台湾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对2010年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座谈会和全国台企联第二届第二次理监会在辽宁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近年来,随着辽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辽宁商业机会众多,商务成本较低,发展潜力巨大,完全具备了承接海内外资本的一切条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让更多的台商了解辽宁,积极到辽宁投资发展,辽宁省将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等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台商看好辽宁,我们愿意进一步加强与辽宁的合作,促进更多的台商到辽宁投资发展。

  辽宁省委副书记陈希、副省长邴志刚会见时在座。全国台企联监事长丁鲲华,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世忠及各位常务副会长参加会见。

 

 

 

 

 

 

 

 

 

 

 

 

 

 

 

 

 

 

 

 

 

 

 

 

 

 

 

 

 

 

 

 

 

 

 

 

 

 

 

 

 

 

 

 

 

 

 

 

 

 

 

 

 

 


 

 
编辑: 孙云霞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A座608室
电话:(010)83550099 传真:(010)83523828 Email:qgtql@sohu.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89 工信部许可/备案号:京ICP备14002918号-2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版权所有

中国台湾网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