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 索:   高级检索
首页台企联概况台企联动态新闻中心经贸交流政策法规各地台协会员风采台企联通讯通知公告专题视频图片
  首页-台企联通讯-第七期
 
P04:兩岸攜手 助台商轉型
 
 
  来源: 台企联通讯      日期: 2009-04-27 16:48

 

題記:路再遠,只要方向對了,就總會到達。

      態度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

 

2008年8月11日,一場看似平常的企業轉型升級論壇在東莞召開,然而在熟悉大陸台商處境的人看來,這次論壇非比尋常。

此次「大陸台商戰略及轉型升級產業論壇」主辦方為東莞市人民政府,而協辦方則是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簡稱「電電公會」)和東莞台商協會。作為台灣地區最具影響的行業公會,「電電公會」此行受台灣經濟主管部門之委託,與大陸有關部門一起攜手出招,實施「拯救」台商的計畫。據瞭解,此實為台商投資大陸二十年來第一次,動作之猛,力度之大,針對性之強,可謂前所未有。

事實上,「拯救」已經刻不容緩。2008年以來的台商處境,可謂是「壓力紛至遝來」。第一「企業所得稅並軌」,第二「《勞動合同法》實施」,第三「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第四「環保法規運行」,第五「原材料價格暴漲」,第六「出口退稅率調降」,第七「加工保證金開徵」。層層壓力彙聚到一起後,致使大陸台商生產經營成本增加50%以上,這對於原本只有3%5%的利潤空間,以加工外貿出口為主的廣大台商來說,利潤早已變成負數,很多台商面臨的已不是經營困難的問題,而是面臨生與死的考驗。據東莞市台商協會會長葉春榮介紹,截至目前為止,東莞已有300家企業倒閉或搬離,台商真的到了需要「涅槃重生」的時刻。

小標題:轉型升級  勢在必行

在8月11日的論壇上,專家們指出,轉型升級是大陸經濟發展的新轉勢,大陸正在鼓勵企業依靠產業「升級、換代、轉型、創新」來改變經濟增長模式,運作手法也從先期的「築巢引鳳」到「引鳳築巢」,再到現在的「騰籠換鳥」,和將要實施的「梯度轉移」。其實,這種「積極轉型」的意願,2年前就已經體現在大陸推出的新五年規劃的「十一五」規劃上,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地鼓勵企業走「自主創新、自創品牌、自我創業」之路,對現代服務業提出了向「人文創意、軟體外包、加值服務」的新創新模式。

與會的台灣專家們還指出,大陸一直在統籌城鄉差別和構建和諧社會,不可能以犧牲勞動力成本和破壞環境的代價來換取經濟的持續增長。所以,情勢要求企業要麼就地轉型升級,要麼進行梯度轉移,把相對落後的產業向內地或東南亞人力資源和土地資源相對便宜的地方轉移,或者就關門回家,沒有其他選擇。然而專家也指出,轉移其實是「永續被動」之舉,遲早還要有再次轉移的一天,且可供轉移的地方越來越少,因此,順大勢走轉型升級之路才能「永續主動」。

小標題:三大整合  有效轉型

其實對大陸台商來說,並不是不瞭解轉型升級的好處和潛在的巨大利潤空間,但是轉型升級除了改變長久以來的經營習慣外,還要面臨著巨大困難和挑戰,只有確實看到了各方面的有利條件,確實可以轉型升級成功,企業才可能下定決心拼死一搏。

東莞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葉春榮說,台商目前轉型升級最先要做好的就是觀念轉變,要下定決心一搏,另外要解決好人才和資金的供給平台建設,依靠「資源整合、組織整合、專業整合」實現成功轉型。

他說,轉型升級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需要多種因素、多方面的配套支持才行,內因外因共同起作用,既靠外部條件支持,更要靠企業自己努力打拼。這個過程問題會很多,成果可能要三年以後才能看到,但目前來說,首先要改變觀念下定決心,觀念變了,問題才可能解開。

人才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台企在東莞這麼多年,在人才方面有成功和失敗的雙重經驗。東莞缺乏更多的大學,但是,現在蓋學校,培養出的人才要多年以後才可以。所以,可以成立一個工廠學校,可以請一批台灣的教授過來,週一到週五培訓員工,週六至周日讓員工到工廠學校實習理論。」

台商如何突破轉型升級的資金瓶頸?葉春榮說,此次轉型升級大都是中小企業,中小型企業平時就缺乏資金,現在又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要求,資金需求更加強烈。台灣的銀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有營業點。但是在東莞卻沒有,只要兩岸政策好,台灣的銀行在東莞開分行是沒問題的,現在市政府有配套政策和資金,稅費也減免,打造新的融資平台,前景可期。

在大陸市場打拼多年,葉春榮對台商轉型升級有著深刻的觀察。他指出,台商亟待改變目前一盤散沙、各自為戰的狀態,應該依靠「三大整合」有效轉型。

首先是「資源整合」,東莞台商應借助政府的支持,加上協會的資源,把各種資源整合起來。「我自己就是借鑒台灣二十多年的慘痛教訓,特意去台灣請來一位博士,配合協會做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和研究。」

談到「組織整合」,他說就是要想辦法把一些產品鏈上的機構整合進來,比如東莞5000家外資企業,還要把台灣工研院、生產力中心、電電公會等搬過來。他說,台協拜會了很多部門,邀請生產力中心等很多機構來大陸輔導台商轉型。此次輔導台資企業轉型升級,第一批全大陸有120家,東莞就佔了64家。「我們先挑了十幾家先行診斷,召開了說明會,從技術、管理等多個方面來輔導。」

「專業整合」就是把各行業的同專業組織起來,放大集體議價的話語權。比如,台商要轉型升級,要把外銷轉為內銷,以前,台商產品上櫃費很高,交給大賣場的企業都不賺錢。如果台商有自己產品的大賣場,既可以當供應商,又可以當股東,中間一層省掉了,投資減少,利潤就會增加,這也是集體打品牌的好處。他還興致勃勃地舉了一個物流方面的例子,他說,「一個工廠月出50個貨櫃,向海運、拖櫃公司提出降價,這些公司肯定是不肯的,但如果找到200家企業各50個貨櫃,就有10000個,你看海運、拖櫃公司讓不讓利?他們不讓,我們10000個貨櫃就不給。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一個貨櫃就能減100美元。」

小標題:兩岸攜手——台灣:輔導升級  培訓先行

面對當下大陸台商遭遇的嚴峻挑戰,台灣經濟部門和相關行業協會組織積極伸出援手。

「電電公會」準備在東莞設台資升級轉型輔導中心,經濟部門也撥款並委託生產力中心派人到大陸輔導廠商。事實上,2008年8月11日在東莞「大陸台商戰略及轉型升級產業論壇」,就是台灣經濟部門委託相關機構輔導大陸台商的一系列站點中的一個,之前已經在昆山等台商聚集比較多的城市有過舉辦。而國台辦經濟局,全國台企聯,本身就全國各地台商轉型升級有過專門部署,各地台辦和台協也是紛紛回應,積極籌備。

此次台灣經濟部出資委託「電電公會」、台灣「生產力中心」出面,邀請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石齊平教授、台灣大學魏啟林教授、台灣《電子時報》黃欽勇社長、台灣「中國生產力中心」張寶誠總經理、中原大學呂鴻德教授等,從大陸產業發展形勢,到國際金融遽變下的廠商生存,從全球電子產業大勢到台商面對的宏觀情境,再到台資企業管理升級與提升策略,最後關於台商企業經營策略進行了前瞻性思維和深入探討。據悉,這些專家們下一步將針對具體企業進行有針對性地分類指導,對在調研和指導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回饋到相關部門,通過協商平台,兩岸攜手解決,共同解決。

 

小標題:兩岸攜手——大陸:九項措施  步步為贏

針對加工貿易型企業的轉型升級,大陸方面多個部委調研頻繁,精確號脈,地方政府也出台多項具體措施,對包括廣大台商在內的中小型企業進行綜合救治。

517,台資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研討會暨推介會在江西南昌開幕。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鄭立中在會上宣佈了國台辦9條相關工作措施,具體如下:

一、協調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積極研究出台支持台資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繼續實施和充實惠及台灣同胞的政策措施,支持和幫助台資加工貿易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

二、建立幫助台資企業產業升級的服務機制。指導台企聯成立產業升級功能委員會,及時瞭解反映和協助解決台資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與產業轉移中遇到的困難。國台辦經濟局與台企聯建立工作會商制度,及時研究台資企業產業升級的有關事項,協助爭取有關部門和地方的支持與幫助。

三、協調有關專業單位人員和專家組成輔導團隊,到台商集中地區進行有關政策法規、產業資訊、技術創新、人才培訓、市場訊息等方面的輔導和服務。

四、協調有關部門和機構搭建台資企業與科研院所專業交易平台、台資企業與民營企業合作平臺、台資企業與中西部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平台。通過舉辦研討推介活動,為台資企業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提供政策引導與交流洽談平台。

五、繼續協調大陸金融機構加強為台資企業融資服務。在與國家開發銀行、華夏銀行合作支援台資企業融資的基礎上,將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商簽支持台資企業發展的合作協議。繼續鼓勵和推動台資企業在大陸資本市場上市。積極促成台灣地區銀行經第三地參股大陸商業銀行。推動兩岸就建立銀行業監管機制問題進行商談並作出安排,為台灣地區銀行到大陸設立經營機構創造條件。

六、協調有關部門和地方鼓勵與扶持台資企業自主創新、自創品牌。宣傳和推介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知名商標」的台資企業品牌。

七、協調有關部門和地方通過舉辦海峽兩岸人才交流會等多種形式,為台資企業引進研發、技術、行銷和管理等專業人才提供服務。

八、指導有關地方台辦切實為台資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與產業轉移提供服務和幫助,依法維護和保障台商的正當權益,促進台資企業在大陸的持續發展。

九、促進兩岸產業深化合作,鼓勵台商發展生產性服務產業,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擴大領域,提高層次。

除國台辦正式公佈的九條措施外,中央和地方的相關政策也陸續出台。

(一)調高出口退稅率,檢視出口保證金政策

2008年7月31日,財政部發佈公告,宣佈從次日起,部分紡織、服裝產品出口退稅率從11%回調到13%。

8月11日至13日,一支由商務部司局級官員領銜的調研隊伍將於再赴廣東,針對珠三角地區加工貿易、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瓶頸的情況進行調研。調研以塑膠及製品、紡織制衣、傢俱、金屬及製品廠商為主要調研對象,特別是附加值相對高、屬於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企業。有關方面表示,政策大的框架出來後,下來將會有更為具體的措施幫助企業渡過困境,比如現行的加工貿易台賬保證金可能考慮調整,而近日,人民幣升值減速這絕不僅是單純市場因素,而是大陸在進行宏觀微調的標識。

(二)中小企業信貸規模鬆動微調

於此同時,人民銀行於8月4日同意調增年度商業銀行信貸規模,鑒於小企業融資的主力銀行主要是地方金融機構,本次調增採用「區別對待」的方式,對全國性商業銀行在原有信貸規模基礎上調增5%,對地方性商業銀行調增10%。為支持中小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困難,商業銀行在下半年信貸方面可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援,信貸規模擴大約2300億元人民幣。

(三)結匯鬆綁 企業自由度強增

8月6日晚,國務院發佈並實施新修訂後的《外匯管理條例》。新《條例》取消結匯的強制性要求,規定「經常項目外匯收入可按規定保留或者賣給金融機構;經常項目外匯支出按付匯與購匯的管理規定,憑有效單證以自有外匯支付或者向金融機構購匯支付。」而新《條例》同時也取消外匯收入強制調回境內的要求。這意味著對於出口企業來說今後將擁有自主的外匯處置權,而「兩頭在外」的企業——原材料全部進口,產品全部出口則獲益最大,在這類企業中,台商最多。

(四)產業結構優化上升至國家層面

8月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通過《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要把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結構升級優化放在重要地位,長三角將「努力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溫總理要求長三角地區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努力建設國際先進製造業基地。其產業政策核心指導思想就是「轉型升級」。

(五)地方信貸支持力度加大  搭建中小企業融資平

融資問題一直是中小型企業頭痛的問題之一。為此,浙江省通過貸款風險補償的辦法幫助小企業融資貸款。據悉,列入風險補償範圍的金融機構,已經總計向近20萬家(次)微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援,新增小企業貸款累計達258億元人民幣。

無獨有偶,上海市構建多管道、市場化運作的中小企業貸款信用擔保機制,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擔保貸款風險共擔和擔保資金放大的機制。據悉,上海市、區(縣)兩級財政分別按高新技術企業6:4、一般企業5:5的比例共同承擔擔保資金風險;擔保資金與銀行貸款按1: 5比例放大,並按高新技術企業9:1、一般企業8.5:1.5的比例共擔貸款壞賬損失風險。

東莞市政府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東莞辦事處簽署協定,共同搭建中小企業政策性融資服務平台,幫助企業盤活應收賬款,提供賒銷信用和免抵押融資等服務。據悉,自2007年12月啟動以來,已承保了39家企業、折合11.69億元人民幣的出口業務,為出口企業帶來融資達6.82億元人民幣。另據東莞市常務副市長江透露,東莞市政府將從8月開始,減免東莞6000家台企的土地等使用費近7億元人民幣。政府同時出面設立保稅倉,讓進口免稅物料的台商,不須再把貨送往香港再運回。據瞭解,省掉這個貨櫃香港一日遊,以達成進口免稅原料直接作內銷目標後,台商每個貨櫃可以省掉大約2000元人民幣的物流費用。

江淩同時也表示,東莞市50億元人民幣的「東莞科技」基金,也向台企和港企開放。此外,東莞市政府還將拿出10億元,設立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具體的政策將會在年底推出。

除了生產力學院,東莞政府方面也建立相關配套服務平台。江淩說,目前東莞已建好了三個企業轉型升級平台,即政策輔導平台、集中服務平台和若干個保稅物流平台,接下來,還將建設市場營銷平台、技術提升平台和升級轉型輔導平台。

 

事實上,一些地方政府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扶植中小企業發展的規劃方案,例如浙江省就為了能在2008-2012五年間,達到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萬家,確保每年在新增貸款規模裏安排10%以上的信貸規模,重點扶持培育微小企業上規模,並爭取在這5年內安排400億元人民幣支持微小企業。

正如東莞市委書記劉志庚所強調的,東莞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時,並非強行趕走港臺企業或外資企業,而是按經濟規律辦事,讓企業自行選擇轉型、轉移或者關閉。

(六)出台轉型升級示範政策

其實地方政府對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絕不是應景,日前,廣東省省長黃華華為此親自主持「加快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專題調研,出台《關於加快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明確將廣東省建成「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省」。

東莞是台商在大陸最大的聚居地之一,為了紓解企業壓力,東莞今年打算投入40億元人民幣扶持困難企業和基層政府;還將成立10億元人民幣的轉型基金來支持企業發展。與此同時,東莞還在市外建了8個鎮級產業轉移園區,投資近40億元人民幣,鼓勵企業向成本較低的區域轉移。 「我要你轉型、轉型後你就有實惠」,現在東莞市委、市政府想盡辦法出台一些政策,如從8月1日起,減免「土地使用費」等有關費用,一年就減免7億元人民幣。比如產業轉移政策補助、10億元貸款補助等等。買高新設備可以免稅、有新技術突破可以給予50萬、100萬的獎勵等等。

國務院參事、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理事長石定寰表示,將會在東莞建立生產力學院,通過這個平台把各個方面資源整合起來,所整合的資源包括和台灣生產力中心的合作,為東莞台商的轉型升級進行技術培訓等。

石定寰表示,企業轉型要圍繞能源、環境、清潔、綠色製造這幾個方面展開工作,轉型主要依靠技術和人才,東莞生產力學院主要為企業培養人才,提供轉型「軟配套」。

 

 

 

 

 

 

 

 

 

 

 

 
编辑: 韩亚楠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A座608室
电话:(010)83550099 传真:(010)83523828 Email:qgtql@sohu.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89 工信部许可/备案号:京ICP备14002918号-2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版权所有

中国台湾网 技术支持